光明网讯(记者 李澍)12月1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六十六场活动在四川绵阳游仙区举办。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作题为《新时代的诚信精神及其价值意蕴》的讲座,并与现场观众和网友进行互动。
“诚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念,这一精神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崭新的时代特质。” 讲座伊始,杨晓慧就指出,十九大报告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十四条治国方略之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可以将诚信作为重要建设抓手。
杨晓慧表示,诚信精神首先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诚信是心灵自然流露出的言行,具有感染他人的力量,倡导以一种道德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同时,杨晓慧指出,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是诚信精神永不过时,“诚信精神要求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反省,守住自己的本心。”
“新的时代背景下,诚信精神具有更加突出的社会价值和战略意义。”杨晓慧认为,在新时代,诚信首先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道德支撑。人们不仅要吃得好、穿得暖、住得起,更重要是要有“好人、好事、好氛围、好心情”,这些都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都和人的诚信程度密切相关,诚信是美好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品质。其次,诚信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主题,对于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就是最大的诚信。“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杨晓慧看来,诚信精神还具有世界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诚信的共同体,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就需要国与国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而这些都以诚信为前提和基础。在新时代,诚信已经从伦理道德上升为国与国交往的基本准则。
在进一步的论述中,杨晓慧从如何涵养和培育诚信精神展开,他指出,我们首先要开展诚信教育,要“从小就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其次,要建设现代诚信文化,营造诚信氛围。通过树立诚信榜样、典型等方式,在全社会加强现代诚信文化建设,使诚信精神蔚然成风。此外,“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诚信的法治保障,允许政府通过个人财务数据、社会关系、消费习惯和尊重法律的程度,来评估公民的诚信程度,使公民遵守社会秩序,让守信者畅行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
这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解读十九大精神系列宣讲的第三场,通过解读新时代诚信精神的深刻内涵,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本场活动由绵阳市游仙区委、绵阳市游仙区人民政府、光明网、中国伦理学会承办,光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网新浪微博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现场直播。来自当地的650余位干部群众到现场聆听了讲座,来自全国的315万网友收看了节目,39.8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