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学院工作会议召开 吹响高教综合改革“开场哨”

2014-07-28

7月23日至24日,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学院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行讨论并作动员部署。

985A8638

校党委书记靳诺作大会讲话,校长陈雨露作主旨报告。校领导张建明、王利明、马俊杰、查显友、吴付来、洪大用出席会议,校长助理贺耀敏、黎玖高、吴晓求、郝立新、郭洪林、杨伟国、郑水泉,校务委员会、教代会主席团代表和各院系、部处、直(附)属单位及科研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首先传达了7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4次会议精神,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讲话。刘延东强调,高校要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聚神聚力深化综合改革,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作出贡献。

陈雨露校长在主旨报告中指出,此次学院工作会议在教育部会议后第一时间召开,主题就是要把有关精神和要求转化为学校的战略和行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陈雨露校长指出,要深刻领会综合改革的要义。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项任务,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深层次、全局性的改革。综合改革的目标是立德树人、提高质量,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综合改革的含义是从单项到整体、从表层到深层、从增量到存量的改革,推及大学治理结构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事分配、招生就业、服务管理等各项事业。推进综合改革恰逢其时,条件具备。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央政府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为综合改革创造了空间,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激发了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的呼声和热情。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也为中国人民大学迎来重大战略机遇,全校上下要抓住机遇、提振信心,力争在长期没能得到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上取得突破。

陈雨露校长指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推动质量提升、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核心,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是否科学改革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否真正落实《高等教育法》载明的高校办学自主权、是否真正激发了基层的活力,是综合改革能否取得重大成效的重要标志。要针对当前实际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更轻育人、重数量指标不重实际贡献等一系列问题,加强顶层设计,更好地发挥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作用;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轨道上,增强大学活力,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权利保障和法律护航;要立足于解决深层次问题,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自省意识和自觉行动,广泛深入地参与改革推进改革,成为治学理教的中坚力量。

陈雨露校长强调,学校研究实施深化综合改革要注重处理好四方面关系:一是“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人大风格”的关系,要立足于学校实际,在探索解决中国复兴之路上的重大问题与挑战中彰显特色,同时积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共性的办学经验,力求避免和突破共同存在的问题;二是综合改革与“十年腾飞”规划五大战略的关系,要做到一脉相承,通过配套改革的支持更好地落实各项战略规划;三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四是改革顶层设计与师生广泛参与的关系。

陈雨露校长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和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等各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当前,要坚持讲奉献、讲付出,以时代使命和价值追求为驱动力,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作出应有贡献。

会上,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科研工作,加强智库建设》为题介绍了学院科研机制改革的成绩和经验;信息学院院长杜小勇介绍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整体情况;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执行院长梁晶介绍了研究院海外引进人才队伍建设经验。

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求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实施情况与未来工作重点。科研处处长刘元春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科研综合改革方案》的宗旨目标和具体举措。校长助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郭洪林介绍了学校人才人事工作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基本情况。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宇、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纪红波、法学院党委书记林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凤城、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王丹分别就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引领青年学生思想成长与全面发展;重视基层党建,全面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水平,强调民主管理,全力推动学院事业稳步发展;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促进党建与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着力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推动学院内涵发展作了发言。

围绕会议主题,与会人员分为社会学部、法政学部、人文学部、理工学部、经济学部进行了深入讨论。

社会学部重点就办学定位、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一致肯定了学校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特色发展道路,同时建议要加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承和发扬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形成的好传统。

法政学部提出,深化高教综合改革首先应当处理好政府领导与高校办学自主权之间的关系、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此外,建议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推免”制度、教研室建设、课程研讨、试行课程组制度等工作,实现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与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衔接。

人文学部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在突出学校特色的同时,应当注重“综合性”,把教学、科研等各项改革相结合。此外,建议科研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应以激励为主,坚持质量导向;在改革过程中,学校应适当“放权”,而学院的职责和权利需要进一步厘清。

理工学部提出,在综合改革中,理工学科既要发挥自身特色,又要依靠学校总体优势。就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而言,学校要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明确改革发展方向,各学院要发挥积极性、发挥特色,通过一系列措施激励教师做好教学科研,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经济学部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处理好四个方面关系,即资源在市场调节中起决定性作用原则如何在教育领域体现,改革过程中权利与责任如何匹配、定位及分工,如何在改革过程中扎实做好基础性、规范性工作,如何贯彻上级指导精神实施学校的综合改革,其中,人力资源配置是关乎改革成败的关键。

靳诺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起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开场哨”已经吹响,要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改革需要释放制度红利,释放动力和活力,主要解决突出问题和重大挑战。综合改革具有很大发挥空间,也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是对高校教职员工的智慧、担当、毅力、定力的巨大考验。在改革过程中务必坚持学校特色,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长远发展,反映共同利益,凝聚发展方向,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靳诺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高校党的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党的工作与学校改革发展中心工作的关系,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为综合改革发挥政治领导和政治保障作用。要通过贯彻落实大学章程,更好地发挥高校党组织对于形成共识、凝聚合力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发挥党委常委会、教代会、学代会、学术委员会、董事会等各机构的协调作用,协调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各层面关系;务必发挥好党的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调整机制作用。

靳诺书记指出,要结合综合改革做好近期党的工作。要加强作风建设,坚持统筹兼顾、形成长效机制,努力把接受中央巡视和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成果转化为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成果,并进一步转化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动力。要以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载体,发挥堡垒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人民、师生员工。要加强舆论引导,畅通信息渠道,牢牢把握主动权,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营造良好氛围。要继续推进统战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发挥组织优势凝聚人才、培养人才,为各界人才服务于学校和国家的改革发展畅通渠道、拓展空间。

靳诺书记指出,务必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实践快速推进与原有制度体系缺乏革命性变革的矛盾,要大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三个体系”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制度建设。

靳诺书记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厚重的大学,具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和凝心聚力、争创一流的良好风气,全校上下应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投入到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把学校的光荣传统和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特色的比较优势作为核心资源投入到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切实担当起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重任。